; 朝鲜与北方的满清已是几十年的宿敌,在此期间朝鲜几度险些亡国,若不是海汉出手相助,如今早就没了朝鲜国的存在。满清虽然已经向海汉投降认栽,但其领地仍与朝鲜接壤,理论上仍有风险存在,王安国的建议也有道理。
金尚久却脸上微微变色,压低了声音应道:“这汉江口……还是得好好守住才行,说不得什么时候会出状况。”
王安国一愣,旋即明白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这修筑在汉江口的炮台可不仅仅只是用来展示两国的军事合作成果而已,而是的确担负着一定的军事职能。但其防御的对象可能不是倭寇或者满清,而是北边的同胞。
在朝鲜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不管是日本倭寇还是满清铁骑,这些远比朝鲜强大的对手哪怕将其逼到了灭国的边缘,最终都并未掀翻当时的统治者。而真正让朝鲜的历代统治者心惊胆战的危机,却是屡见不鲜的宫廷政变。仅在这江华岛上,就至少囚禁过两任被推翻后流放的君主。
如今海汉在北边扶持了一个所谓的小朝廷,分治北方三道,在其辖区内不但有储量丰富的煤铁等矿藏,而且还有海汉援建的诸多初级工业设施,具备了一定的军工制造能力。
作为朝鲜国王,李凒当然不可能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他明白自己在北方执政的那位兄弟,随时都有可能发起一场旨在推翻自己统治的政变。退一万步说,即便李淏不想这么做,但如果海汉人觉得有必要,也随时可能会转而全力支持李淏来取代自己。
李凒当然没法抵抗海汉的军事手段,但至少要尽力防住来自国内的袭击。像江华岛这样的关键位置,完全有必要部署一些防御手段,防范假想敌从汉江攻入京畿地区。
只是碍于种种现实原因,其中也包括对海汉的忌惮,李凒不便在江华岛大规模修筑军事设施并驻扎重兵,最终就只是以军事合作的名义,在江华岛保留了甲串墩这个要塞,这样至少能在必要的时候对汉江航道起到一定的封锁效果。
金尚久是李凒提拔起来的官员,他的立场自然也是站在国王这边,对于甲串墩要塞存在的意义,他也是一清二楚,只是不便当着这些海汉官员的面点明。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看看能否有机会为国王争取到这些年轻官员的支持,哪怕只是表个态也好。
但使团里的这些年轻人全是高官子弟,对于海汉在朝鲜的种种措施有所了解,自然不会轻易选边站。王安国虽然听懂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却对此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而是将话题转开,询问甲串墩的布防和训练情况。
据金尚久介绍,甲串墩驻扎有炮兵三百人,其中曾到舟山受训的精英炮手有四十八人。这三百人日常是分作三班,每日轮值驻守炮台。另有步兵、弓兵、火枪兵、水兵、杂役等千余人,便是驻守甲串墩的全部人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