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下老头倒是明白了,摇摇头道:“兴贤坊里哪有什么衙门等等,你说的莫不是才搬进养济院不久的那些官差?”
老头也拿不稳,给朱子安指了路,让他自己去看。
养济院是明朝设立的一种官办福利机构,用于安置地方上老疾贫乏,生活无法自理的人员,平时也会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大明律中有云,“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倚依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尅减者,以监守自盗论”,便是从法律层面保障这种制度的推行实施。
不过到了明朝后期,由于财政日渐紧张,能用于慈善的经费也越来越少,养济院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缩减。尽管杭州算是富庶地区,但如今城内也就只保留着兴贤坊这一处养济院。
朱子安顺着老头指的路走了一段,果然在前面看到一处围起来的院子,占地面积颇大。走到大门处一看,几个人正在往门檐上吊装横匾。地上还放着刚卸下来的一块牌匾,朱子安看得分明,正是养济院。而新吊装上去这一块,便是东海大区特别联络处的牌匾了。
朱子安干咳了一声,指挥吊装的男子转过身看了他一眼,拱手问道:“阁下是来办事的?”
朱子安道:“在下朱子安,今日来此履任,还望这位兄台代为通报一声。”
“原来是朱大人,失敬了!”那人一边招呼朱子安,一边赶紧将手头的活交给旁人,显然是已经得到了朱子安将要上任的消息。
“朱大人可有行李和随从?”那人一边问,一边特意看了看朱子安身后。
朱子安道:“都没有。阁下可需查验委任书?”
那人摆摆手道:“大人不必向我出示,里边请吧!”
朱子安进到里边,发现这院子里跟常见的院落结构完全不一样,正对大门的是一条宽达丈余的砖石通道,左右各有长长的两列房屋,而这些房屋又被分隔成若干个单独门户。
朱子安不禁奇道:“这里看着倒是有点像举办乡试的贡院。”
那人应道:“大人倒是好眼力!这里在元代曾是贡院所在地,到了前朝洪武年间,才被改建成养济院。这几列屋子,每列便是一个号头,最多时要安置好几百人。”
朱子安问道:“既然此地是养济院,那原本收留的老弱人士,如今去了哪里?”
“全都迁去城北十里的半山镇了。”那人顿了顿,又继续说明道:“其实我们接管这地方的时候,养济院里也就只剩五六十号人了。城里寸土寸金,占着这么大地方纯属浪费,所以便上报执委会,把这个地方接管了。”
朱子安好奇问道:“城中衙门不少,为何会挑中这里?”
那人讪笑道:“我们搬过来的时间的确晚了一些,已经没什么挑选的余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