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爵士走了,俘虏都留下了,因为他已经没有银子去赎人了,武器弹药一共花了二百八十万两,主要是武器,弹药都没有敢多采购,想着回去仿制,哪里还有钱去赎这些俘虏,就算是有一两个贵族在那里做苦力,那也是他们自己出钱赎回去,国家现在是危机时刻,没有这么多钱去赎俘虏,约克爵士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走的,可是三千人的俘虏怎么办?不能白养着吧?于是俘虏中这几个月表现好的被留在了仰光特区参加汉语培训,考核以后再说怎么安排,其他的一股脑都送到了天南岛建基地、港口、矿山去了,其中也包括莫里斯指挥官,因为他自认为是贵族,拒绝劳动改造,所以只能去挖矿了。
沙皇俄国的使者又是李斯特洛斯基伯爵,因为常驻北海,他学会了一口山陕加辽地口音的汉语,他和其他国家的使者不太一样,和华夏国仿佛是一个国家似的,没有任何隔阂,因为他通过了伊尔库斯克的汉语培训,并且通过了思想教育考核,他就没有拿自己当外人!所以他和“汪扒皮”的谈判是象征性的,无非就是几个被俘的贵族赎金交接和进一步扩大贸易,华夏已经加强了辽宁、三江、归化、外蒙、北海的民用产业开发力度,甚至他自己家族都在外蒙投资建了毛纺织厂、罐头加工厂,因此他一点也不担心贸易额度问题,他就是来学习的,谈判是给人看的,学习的东西是自己的,万一谈好了几个商会合作呢?再一起建几个厂,这样他的家族在俄国会更有权力,华夏可以通过他的家族更好的开展贸易和布局。通过李斯特洛斯基伯爵家族,华记已经在莫斯科、彼得格勒设立了分行,当然情报局和安全局也随着进驻了俄国各地。
由于皇太极购买了华夏的军火让军队战力提升了很多,俄国和后金的战事有失衡的可能,因此沙皇还想购买一批武器,不过这在北海特区就解决了,燧发枪、初代野战炮、弹药都要储备一些,这是米哈伊尔的打算,当然能不能打过还得看军队的使用者自己的能力了,武器不是唯一的致胜因素,也不是决定因素。
欧洲几个国家和俄国并不接壤,利益纠缠不多,无非是贸易品种和额度的问题,俄国主要是销售皮毛到欧洲西部,现在从美洲获得了大量皮毛,俄罗斯反而没有多少贸易优势,反倒是从华夏来的产品转口贸易帮助俄国赚了不少钱,这也是地域优势,谁让人家和华夏有陆上通道呢?所以和俄国的贸易冲突有,但是不大,因为双方的市场不在一个地方,重合的部分不多,因此多边谈判也是俄国和其他几国先谈完,李斯特洛斯基伯爵就开始了民用产业园区的考察之行,不管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的烂事了!
其实法国是比较尴尬的,本来和西班牙一样都是天主教国家,转头就投奔了英国、荷兰两个新教国家和西班牙、奥地利、德意志、意大利这些天主教国家展开大战,虽然想像英国、荷兰一样大力拓展殖民地,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和英国、荷兰相比较时间比较短,收获不多,还要投入大量军费和天主教联盟对抗,反正就现在来看是收获最小的一方,当然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让法国的税收有了很大的增长,也给了法国政治家继续殖民扩张的信心,但是自从华夏介入战争双方后,战局开始了逆转,西班牙本来在陆军战场上就要撑不住了,现在奇迹般的撑住了,和法国、荷兰联军在荷兰打了个平手,在大西洋上也维持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这尼玛我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而且南面西班牙,东南面意大利、东北面德意志都是敌人,西面的英国和法国虽然暂时联合在一起对付西班牙,但是一旦西班牙落败,英国马上就会翻脸,两国互相争夺领土和王位的百年战争过去了没有多久,暂时凑一起就是想分西班牙的殖民地和贸易利益,可是现在毛都没有分着,英国就和华夏达成一致,单方面签订协议,这是要分裂?还是要分裂?荷兰最奇怪,东印度公司的财富在欧洲也是首屈一指的,可是给王室的支援就是那么一点!是继续打呀?还是不打了呢?法国是最后一个踏上北美洲殖民的,西班牙大部分在南美洲,英国、荷兰在北美洲占了先机,法国只好往北面冻原、南面沼泽地殖民,加勒比也就在古巴占了一点地方,还不是全部。收获不大,现在和华夏还对上了,这要是倾尽全力打吧也不见得就输,但是华夏人家就是在北美才和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