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人民军除了讲武堂以外还建立了海军舰艇学院、空军飞行学院、陆军指挥学院,通讯学院、战略研究所等教育研究机构,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民军战争潜力。
1636年,欧洲各国在华夏的有意识均衡下,战争仍然胶着,西班牙的优势在大量华夏武器的支持下略微显现,但是不明显,荷兰的统一进程仍然遥遥无期,英国王室武装的力量开始遥遥资产阶级革命军。总之只要不是打破均势,华夏就由着各国自行争战,资产阶级革命越晚完成越好,华夏的积累和进步就是全方位的超越,并且加大工业品输入,在规模和成本、品质上全方位碾压欧洲同类产品的同时,增加市场营销力度,慢慢形成华夏的品牌效应。
1637年,华夏在全国的小学教育普及基本上完成,中学开始大规模建设,争取在1638年每一个县级行政区都有一所中学,当然人口稀少地区就可以合并建立中学,也减轻民政署的压力。
1637年,华夏的低收入人群和土地较少的自耕农,在华夏民政署的号召下,由民政署组织进行了最后一排有组织的政府移民,迁移江南、福建、广东、西南、河南、山东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少地农民近三百万人,主要迁移地是北美洲、南疆、中美洲和巴西,其他地区根据自愿原则也进行了分流,不过政策优惠就没有上述地区的多,反正是自己愿意选择的,后悔是不可能了。
经过三年多的迁移、产业布局、教育普及、道路、铁路建设,华夏最后收复的地区经济彻底恢复并且进行了第一轮的产业开发,农民人均田地占有数平均达到了十亩左右,虽然比不上美洲、南疆等地区,至少是保证了一个基本的收入水平线,而新的土地税只是收取四成粮食,其他再无任何税费,农民只要不懒惰,再养殖一些牲畜、家禽,打打短工,生活水平比大明崇祯年间要提高好几倍,并且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会越来越高,并且形成了一个初级生活用品、用具的统一大市场,国内贸易的总量翻了一倍还多。
1637年,努尔干到北海的道路修通,皮毛贸易更上一层楼。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完成了一千五百多公里建设,西安绕过归化从宁夏铺设的过黄河铁路桥建成,铁路通到兰州指日可待,再通过河西走廊到玉门关也成为了后面建设的重点,因为河西走廊地形平坦,修建难度不大,而绕到归化到宁夏避开了乌鞘岭险山地形,虽然绕远了一些距离,但是难度大大降低。归化到北海的铁路沿建成的公路旁边建设,也是大大降低了难度,运输成本降到了最低,华记的运输队和建成的铁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进度越来越快。京师到南京应天府的铁路已经修到了保定,南京附近的马鞍山钢铁军工复合体已经建成,明年就可以从南京往北修,两头对进,因为其他的钢铁厂生产不了铁路用的长铁轨,沿江运输到长江大桥附近港口,再往北上岸,沿公路运输到铁路工程地点。长江大桥现在还在勘察设计阶段,铁路到达南京江对面,再从港口到南京,是暂时的替代方案。
华夏投入了巨量的资金修路,刺激了钢铁产业、冶炼行业、运输行业、车辆制造产业、造船业、蒸汽轮船产业的大发展,顺带把各种行业也带动起来,贸易规模和产品品种数量增加是成倍增长,税收也大幅度增加,加上移民今后只剩下自主移民,华夏每年节省下三千万两银子可以用于建设道路和发展产业,形势已经极为有利,整合后的华夏实力、潜力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巨无霸,除了少数几个大帝国,已经没有了实质性的安全威胁。
如果华夏能继续发展几年,在欧洲的贸易量能占到总贸易额的百分之四十的程度,那么欧洲市场将会成为华夏能影响掌控的市场,华夏的经济实力会再上一个台阶,不用战争手段可以让小国经济崩溃而灭亡,将会让华夏在欧洲掌握一定的话语权,那个时候的华夏战略优势才会持续发力形成胜势,毕竟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掌握了欧洲一半以上国家的王权,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就是华夏也要掂量一二,大规模混战是没有赢家的,即使赢了也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华夏要尽量避免这种局势的出现!分化、拉拢、渗透、掌控一些国家,让欧洲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才是华夏正确的战略选择。
目前来看,华夏做得还不错,与西班牙结盟,拉拢了葡萄牙,分化了荷兰、英国、法国的同盟,打击了英国的激进势力,缓和了和法国的矛盾,抑制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扩张,现在正是进一步分化欧洲国家的时机,北欧的瑞典、丹麦和英国、荷兰一起在对付帝国、奥地利帝国,俄罗斯,英国甚至和奥斯曼帝国结盟对付西班牙,华夏需要在这个乱局中找到最有利的分裂欧洲方式,让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掌控的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还不能太削弱欧洲的力量,奥斯曼帝国这个庞然大物还需要欧洲大部分力量联合起来对付,奥斯曼帝国一旦衰落,华夏的战略就要进行后续的调整和改变,现在还是以分化、拉拢为主,打压为辅,进一步让欧洲均势形成,势均力敌的二大派或者是三方才是华夏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华夏既可以军火贸易获益,又可以实现分裂欧洲国家联盟的战略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万彩莲的雇佣情报局已经在欧洲站稳了脚跟,各个王室的动态基本上了如指掌,万彩莲的美女军男团队甚至还渗透了很大一部分欧洲的贵族,对于掌握军权的贵族尤其关照,满满的各国的兵力规模、驻军地点、防御和进攻方向等战略情报全部都通过战略情报局进行了汇总,加上李定国的侦察分队的战术情报,华夏基本上掌握了很大的战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