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朝堂最近少了争吵,大部分的注意力,却都是聚焦到了皇城外的外使院。
外使院是鸿胪寺下辖的一处别院,不同于四通馆是用来安置外使歇息的处所,外使院是一处用来公干的衙门,是用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各项事务的处所。
外使院修建的很有气魄,除了正院,另有东西两处偏院,大红色的高墙,红似火,很远的地方就能感觉到外使院的气势。
如今燕京城的整治目光,便是聚焦在这处火红色高墙的院内。
连续数日,外使院外都是车马如云,而且警备也是提升到了最高的等级,明里的御林军、燕京府衙差,暗里的花厅暗黑吏员,层层叠嶂,一派肃穆森然的气息。
很多人都知道,在这外使院中,那是进行着两场事关燕国前途的谈判。
对于谈判各方来说,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谈判。
日出日落,谈判各方也都是筋疲力尽,但是连续几日下来,没有一方能够谈拢条件,各方只能在明面僵持着,暗中却是极尽拉拢活动之事。
事实上从谈判一开始,就注定这样的谈判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倾向于魏国的萧太师,却是负责与庆国人谈判,而负责与魏国谈判的,却是倾向于庆国的韩族一派,这自然会让燕国方面提出极其苛刻的条件来刁难对方,有些条件甚至是对方不可能接受的,所以这样的谈判,明面上是尽心去谈,实际上却是竭尽全力不让谈判成功。
这种诡异的谈判,在各国历史中,那也是极其罕见的。
魏庆两国自然是知道谈判对象有意刁难,许多的条款,自然不会轻易答应,这样的僵局也就一直延缓着谈判的进程。
而燕国朝堂方面也已经得到了战报,魏庆双方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战事,只不过因为燕国这边尚未给出明确的态度,双方还在尽力争取中,所以战事并没有进一步扩大。
但是燕国人却也清楚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这样的谈判拖上十天半个月倒也罢了,若是拖的太过长久,到时候那便是将魏庆两国都得罪了,如今燕国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主动,可是一旦真要得罪了另外两国,对于燕国来说,那只会是有害无利。
白日里是痛苦的谈判,但是到了晚上,燕国还是非常完美地尽着地主之谊。
由朝中的重要官员,陪同着两国的使臣夜夜欢宴,有最好的酒食,最美的舞姬和歌姬,最优美的舞蹈和曲乐。
只是这种场合,魏庆两国使团同殿而宴,气氛自然是极其怪异,针锋相对自然也是在所难免,这样的宴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至于燕国的皇帝,就如同庆使初来时候一样,依然是抱病在身----这是燕国官方的说法!
……
夜色幽静,一辆马车在太师府的侧门停下,从车上下来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身着锦衣,气质很是儒雅,穿着很是考究,右手拿着一方锦帕,时不时地擦拭着嘴角。
身边早有人上前去敲门,那侧门打开,瞧见那老头儿,立刻迎了进去。
老头儿身边只带着一名随从,跟着太师府的下人进了院内,转了几个院落,轻车熟路地来到了萧太师的书房,显然这老头儿不是第一次过来。
下人轻轻敲响书房门,禀道:“太师,清源先生求见!”
书房的门很快打开,萧太师穿着便服,苍老的脸上带着微笑,竟是亲自开门相迎,请了老头儿清源先生入内,那随从便在门外守护。
这清源先生,乃是此番魏国使团的正使。
魏国国风尚尚武,却并非没有文人,而这位清源先生,便是魏国文坛的大宗师,博古通今,学识渊源,能言善辩,在魏国是有着极高的声望。
他更是魏国当今天子的老师,有着“帝师”之尊,非同一般。
萧太师将清源先生迎入内室,亲自沏茶,这才与他对面而坐,抚须笑道:“清源先生,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贵干?”
清源先生脸色很不好看,沉声道:“老夫本是隐居之身,素来不过问国事,此番前来,那是我朝天子极力劝说,老夫自念尚有些气力,这才起了报国心思,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