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断绝,可以说平壤清军已经濒临绝境。
“艹!”想到这里,石云开忍不住骂出声。石云开虽然不至于绝望但是也很迷茫,他不知是该骂老天还是骂朝廷,或者是应该骂该死的日本人。
此时的牡丹台上,胜字营炮营和奉军炮营两支部队正在修筑最后一道胸墙。胜字营防守的牡丹台,原本只有长约里许的一道胸墙,胸墙中部建有一座清军特有的堡垒作为防御支撑。胜字营进入牡丹台后,又修筑了两道胸墙,并在前两道胸墙中间修建了两座堡垒,单就堡垒而言,形成了前二后一品字形结构,再加上牡丹台峰顶的炮台,算是勉强形成了立体防御,并且拥有了一定纵深。
清国堡垒,多是砖石结构,垒壁高一丈二尺,上不封顶,守军居于堡垒中借用枪眼往外射击。
胜字营进入牡丹台后,火力又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盛星怀利用职务之便,调来一挺格林快炮和三挺赛电枪加强防御。
格林快炮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ichardJordanGatling,其人名一译加特林,故此枪也被译作加特林快炮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同治年间,格林快炮输入中国,
赛电枪,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马克沁机枪还在试制阶段时,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
对这两种机枪,石云开都有印象。马克沁重机枪自不必说,粗大的枪管是其最醒目的标志,只要后世看过战争片,相信就对其过目不忘。而格林炮更是大名鼎鼎,后世在其基础发展而来的“火神炮”,伴随着美国动作明星施瓦辛格的经典造型而家喻户晓。
这两种枪各有优劣,此时的格林炮还没有发展到采用电动驱动的外部传动结构,而需要手工转动转轮驱动枪管才能击发,但因其子弹均为进口采用无烟火药而广受欢迎。马克沁重机枪虽然结构可靠,操作相对简单,但因其子弹均为国内生产而采用黑火药作为******,因此虽经仿造但发觉不慎适用,已于去年停造,仅生产30余挺。
石云开一听说这个消息就动了脑筋,格林炮虽然好用,但是子弹什么的都要依赖进口,终究是受制于人。而马克沁虽然不受重视,但因为全部零部件均能国内生产,明显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更何况就在今年,江南机器局刚进口了一套生产无烟火药的机器,准备成立无烟火药厂,一旦无烟火药顺利投产,那么子弹问题的解决就指日可待。
清国当初仿造马克沁重机枪,肯定有一套专用的机器设备,并且培养出了一批技师,如果能把这些人和机器弄到手,再配合采用无烟火药的子弹……
那场景太美……
“轰……”石云开正浮想联翩,南门方向突然传来炮声,日军开始进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