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国都城,庆临。
城墙上,挂着一面面白旗,秋风萧瑟,寒叶孤鸦,灰暗天空下,格外凄凉肃杀。
距玄国发兵攻打邺国不到两月,玄军已直抵邺国都城庆临,皇帝战场被杀,兵临城下,城中军粮被烧,将士莫名中毒,大势已去,大厦已倾。投降是最后最好的选择。
大开的城门外,嘉安公主李长澈身着粗麻衣,脸戴白纱,手托花梨木盒,领着一众大臣,脚步沉重缓慢的向对面的玄军走去。
“公主,快一点吧,若他们等急怒了,就不好了。”
身后的刘大人上前催促道,说完向远处的人投去讨好一笑。
“刘大人,公主都已经亲自递交降书了,你还想怎么样?就这么急不可耐?”
张大人轻蔑的斜一眼刘玉,他向来看不上这个人,见风使舵,墙头草,这就急着去邀功讨好了。
“张大人,你这就错怪我了,我是担心他们等不耐烦了,做出不利于公主的事,毕竟公主……”说到这,刘玉看了看前面的嘉安公主,没有继续说下去。
“刘玉,这件事还没有查清,你怎么能如此说?”
刘玉听了张大人的话,心下不屑,真是迂腐。还没有查清?还要怎么查?
前一日公主与淑贵妃在御花园发生激烈争执,宫内众人亲眼所见;后一日淑贵妃便中毒死于公主宫中,毒药是兰雀青,邺国皇室秘制毒药,一向只有皇帝和储君可以使用。
作案动机、作案工具都明明白白指向嘉安公主,还要怎么查?
更重要的是,皇宫之内,陛下以下,除了嘉安公主,还有谁有如此胆子敢毒杀当朝贵妃——玄国和亲的朝晖公主。
民间都传说嘉安公主李长澈天生不祥,是邺国的克星。
自她出生在宫中以来,邺国就没有一天安宁,她出生时,九九八十一道天雷劈向皇后的坤宁宫,引发大火,烧毁皇宫宫殿数间,烧死宫婢数人。
接着邺国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再接着是蝗灾、水涝,民间惨不忍睹,后来离月趁机进犯,皇后披甲上阵,仅剩衣冠而回。
直到陛下将她送出宫外,邺国才得以恢复安宁。十几年后,她回了宫,邺国再次失去安定。
嘉安公主克母、克父、克民、克邺国,天生煞星。
即使走得再慢,路也有走尽的时候。
李长澈颔首垂目,躬身双手将玉玺和降书呈递给面前威仪不凡的男子。
玄国六皇子宋沅谨深邃的眼眸微抬,没有接过,淡薄的双唇轻启:
“你杀了朝晖!”
不是问,是肯定。
李长澈听到这熟悉而冰冷的声音,心上一阵凉意袭过。
她托举着盒子,后退一步,双膝着地,双手高举。
宋沅谨冷冷盯着她,眼神似一柄冰锥,尖利的刺向她。
约两炷香后。
宋沅谨再次开口。
“你以为这样就能赎罪?
太天真!为什么要杀她?”语气比刚才更加寒冽。
李长澈明白他已认定是她杀的朝晖公主,不只是他,全天下没有几个人认为不是她杀的。
她不想说话,不想再解释。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这样,多说无益。
手上的东西虽不重,但长时间举着,她双臂已开始泛酸,渐渐有些摇晃,颤抖得拿不稳。
宋沅谨厌恶的看她一眼。
“不说话?嘉安公主不是一向最会能言善辩,能说会道?”
李长澈内心苦笑,他是胜利者,他说什么自然是什么,她是亡国公主,哪有话语权可言?
天下人都认为是她的一杯茶,毒杀了朝晖公主。她说不是她杀的,有人信吗?她会信吗?
真相到现在又有何意义?
玄国出兵邺国理由是为朝晖公主讨回公道,出兵口号是“不杀嘉安誓不回”,如今她说不是她杀的,会有人信吗?或者有人敢信吗?
如果信了不是她杀的,那么玄国就会变得师出无名,此次战争就是不义之战,势必引起东陆其他国家不满和忌惮,甚至联合对抗玄国。
其实是不是她杀的都无关紧要,玄国只是需要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一个他国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