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小时候最爱吃秦大娘做的菜团子了。”
莲花笑道:“可不是吗。我记得你小时候还经常拿着桃儿、知了猴来换菜团子……”
陈二脸一热,挠挠头道:“我就是总吃秦大娘的菜团子,想送点自己摘的桃儿、知了猴什么的,不是来换菜团子的。”
“我还以为你是看我捡不着知了猴才给我的呢,原来是为了抵那菜团子的账啊。”
秦云何这话一出,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众人说说笑笑气氛热闹融洽,吃饭倒在其次了,一顿年夜饭一直吃到过了戌正。
吃完年夜饭,秦母和莲花忙着收拾碗碟,陈二回家去看一下香是否该续,而秦谙秦识两个小儿则去隔壁找冯老三的小孙子玩儿。
一时之间屋内只剩了秦云何和秦思兄弟二人。
“阿问,听说你要参加来年的院试?”
“是啊,几年没考了,我想再试试。”
秦思点点头:“是该考了。有了秀才功名少去许多赋税徭役,也不必每年支应这些事了。”
自从秦家不知哪位老祖中了秀才,省去了赋税,还得以免了徭役,秦家就像突然悟到了真理。
从此秦家每代都命子孙要认真读书,不求金榜题名,至少中个秀才,成了秀才便可免了赋税徭役。
于是这考秀才的事几乎写进了秦家家训。而秦家各代子孙也算争气,几乎每代都有子孙中秀才,也不知是一脉相传有读书的天份还是纯粹运气好。
不过虽然每代都有中秀才的,却再更难再进一步,一直未有子孙中过举人,更甭说进士了。
秦家也不贪心,就认定了秀才,中了秀才就安安稳稳的经营几亩田地,教导后辈子孙,也算是耕读传家了。
至于举人试则不是那么上心了。子孙若有想考的自然也会支持,若不想考也不强求。
直到秦云何十三岁中了秀才。
秦云何小时候便比其他孩子多了几分天份。识字念书非常快,作诗也有几分巧思。
再加上小小年纪中了秀才,秦父兄弟几个十分欣喜,都觉着这孩子若着意栽培没准真能金榜题名,所以当时才多方打听带着他去拜了顾先生为师。
“四哥,下一场乡试你可要参加?”
“乡试……我没甚把握,暂时不准备参加。”
上一世秦思并没有参加这一场乡试,而是参加的更下一场,并中了举。
在那之前秦思也如其他秦家子孙般并没对乡试表现出特别的热情,所以当时他要去参加乡试时,各家都觉着突然。
“乡试什么的,于我可望不可即,不说那些了。倒是你,既然要考了就好好准备,不要贪玩,秀才还是要的。”
秦云何原本以为哥哥是一直准备参加乡试,所以一下就考中了。如今听他这么说,倒像是并没太大兴趣。
“四哥你放心,我知道的。老师让我过完年去他家住下,安心准备考试。”
秦思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那就好。有顾先生时时教导,这一次你定能进学。”
兄弟二人正说着话,陈二挑帘进来了。
秦思起身拍拍弟弟的肩膀:“好了,你俩聊吧,我也回去看看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