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住的地方是河北任县,距离嵩山少林并不是很远。在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虽然两地已经有了交通,但是,肯花钱坐长途汽车的人并不是很多。像这样的距离,如果没有赶上极端恶劣的天气,走着用也不了两个月也就到了。
我带了蝶儿从古坟里拼死得来的那两本经,又用一个破旧的军绿布包装了蝴蝶草只身出了门。
开始的行程很顺利,我心里踮念着她,只用了不到十几天就走了大半的路。前面不过百余里就是黄河了,而少室山距离黄河渡口并不算远,我想再咬咬牙用不了半个月就能到达。
七十年代的中国刚刚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可谓一穷二白。国家正在休养生息,许多边远的山区并不是很富裕,一路上,像我们家乡那样缺衣少食的村子并不少见。
我从家里带的盘缠并不多,虽是拼命的节省着,可到了一个叫小寨沟的地方,还是一个大子也没有了。
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真是一点儿不假,本已数日未见嚼谷的我又遇到了连天的大雨,急火攻心又被冷水那么一激,我终于昏倒在了路上。
救我的是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男人四十出头却满脸的皱纹,总是一付和善的表情。他的女人也很勤快,又是喂鸡又是挑水的忙里忙外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
家里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不太爱说话,总是用一种怯生生的眼神看别人,你刚想和她说几句话就又跑掉了,叫人总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你是哪里的哈?”
女人热情的和我打着招呼,我注意到她那张提前苍老的脸上隐隐呈现出一层淡淡的忧郁。
我赶忙说自己是河北任县人士,要去黄河那边的少室山去一趟,我怕她们多疑,并没有此行的目的。
“大秋了,你这娃子是着了寒哈。小伙子独自出这么远的门,家里怎么放心哈!”
她一面和我说着话一面帮我打身上的尘土。
“回屋子里面换下来吧!俺家有你能穿的布褂子,俺抽空给你洗洗哈。”
望着这个善良的妇女,我一时也不知怎么谢谢人家才好。
“家里的,娃儿回来哩!”
随着男主人的一声喊,一个二十出对的小伙子笑呵呵的大步走进了屋。
接下来的事情却叫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清楚的看到小女孩打了个寒颤,惊叫了一声没了影子。与此同时,那个女人也是一怔,脸色全变了,甚至她手中的扫帚掉到了地上都浑然不觉。
这是怎么了?
我忙低头帮她拣东西,那个小伙子此刻快步走过来,笑容满面的喊了一声娘。
女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的紧张,却还是勉强的冲他笑了笑。
“娃子,回屋去吧!咱家来客人啦!人家身子还虚着哩,是你爹爹从村口救回来的……叫人家多歇歇哈,不好打扰人家哩……”
我抬起起了头,才想瞧瞧他们的儿子,只听见小伙子嗯了一声竟被他的母亲慌张的推着出了门。
我才想过去和他打个招呼,却被男主人迎面挡在了屋里。
他的背影很奇怪,怎么说呢,好像有点儿不太真实的感觉,就像是隔了一层水雾。 可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还以为是自己的身子还没好利索眼睛花了。
女人接过我手中的扫帚,嘴角微微的颤了一下,也低头默默的跟了出去。
“阿娘,俺饿了。”
“好哩好哩,阿娘给你做去哈。听娘的话,明天晚点儿上田里,别再累着哩!”
“娘,俺没事,俺一点儿也不累哩。”
我远远的看到小伙子面对着善良的母亲勉强的咧着嘴一笑。
我从窗玻璃望出去,女人正站在院子当中用围裙给她的儿子擦汗。反复说一会儿就开饭。
多么和睦的一家啊!真是叫人心生羡慕。
吃晚饭的时候,我并没有见到那个老是喊饿的小伙子。家里的男人说他回东面自己的屋子去了。我问他不是饿了吗怎么不叫出来一起吃饭,女人说他并不饿不需要吃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我疑惑的看着他们,他们却若无其事的只顾低着头吃饭。
“你们的孩子不是饿了吗?叫出来一起吃吧!”
“他不饿。”
“可是……”
男人突然变了脸色,凶狠狠的大吼道:“我说了,他不饿!”
我被吓了一跳,筷子差点掉到桌子上。
这家人很古怪,可我毕竟是一个外人又不好多问,吃罢了饭就早早的去他们让我暂住的小屋子了。
晚上,我心里惦念着蝶儿哪里睡得着。达摩洞里究竟会有什么呢!我的思絮好像脱了缰的野马东一头西一头的,根本就不受自己的控制。夜已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