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远再次去翻阅材料,发现这棉花,是在帝国建国六十年后才从萨里思丹传入帝国的。原来如此,这种在开国皇帝宾天之后才传入帝国的作物,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胡思远找到了症结,就开始想解决办法。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扎花机,棉花的果实叫做棉桃,棉桃中含有大量的棉纤维,也包含棉籽,叫做籽棉。想要把这些棉纤维纺成线,再织造成布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棉纤维和棉籽分离,把带有棉籽的籽棉加工成没有棉籽的皮棉,这就需要扎花机。
胡思远的印象中,扎花机是于十八世纪末由美国人发明的,叫做齿轮扎花机,设计比较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
自己还知道一种更加简单的皮辊扎花机,这个皮辊扎花机是利用摩擦系数较大的皮辊表面沾附和带动棉纤维,从而让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维修简易,且不易轧断棉纤维,适用于加工细绒棉、长绒棉和成熟度较差的子棉,虽然产能不高,但是简单可靠,便于制造,符合现在帝国的机械制造情况。
皮辊扎绵机也有两个不同的类型,有冲刀式和滚刀式两种。
冲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把定刀在皮辊的一侧阻挡棉子,同时用一把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刀冲击棉子,使其与纤维分离,生产效率较低,一台宽度800毫米的皮辊轧花机每小时仅能加工60斤左右的皮棉。
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是用一个以一分钟五百转的滚刀,代替往复运动的动刀分离棉子,一台宽度1000毫米的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每小时可加工皮棉400斤。
胡思远想了想,制作滚刀式皮辊轧花机比较麻烦,现在帝国的机械动力来源,还是比较原始的水力,那这种滚刀式扎花机的使用就容易受限。
胡思远的想法是,棉农们最好是能把自己家田地里出产的籽棉加工成皮棉,最好能纺成棉纱,再统一收购,自己只要建一座织布工厂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胡思远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开始绘制图纸,准备试制扎花机。
可是试制这一关,却难住了胡思远,原因就是这个事儿不能再去麻烦李铁成了,必须自己想办法做,胡思远想把扎花机设计成木制的,李铁成不是木匠,而是个铁匠。胡思远家里有个仆人有木匠手艺,不过也就是修修补补的手艺,加工个桌子椅子还行,这个扎绵机,就比较为难他了。
玻璃工厂那按照吴元建的想法,建了个木工作坊,里面有几个高手匠人,不过也只是打造家具的匠人,于是胡思远就马上去找管家胡安,希望胡安帮自己找几个手艺高超的木工。
管家胡安比胡思远的奶奶和父母还要宠溺这个小公爷,对胡思远的要求那是有求必应,自从见识过胡思远和吴元建搞出来的玻璃之后,对这个聪明的小公爷更是喜欢的不行,胡思远说完自己的要求,胡安就立即去寻找高手匠人了。
大夏帝国的手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高手匠人是不缺的,很快,管家胡安就找到了一个高手匠人,亲自登门拜访,去请这位匠人。
这位名字叫做金大成的匠人,年纪已经快六十岁了,见到定国公府的大管家亲自登门拜访,请自己去定国公府与小公爷见一面,一开始还很疑惑,小公爷多大他这个久居京城的木工还是知道的,也听到过一些关于小公爷的传闻,知道这个小公爷从小聪明懂事,不过这个小公爷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呢?难道是让自己帮忙做一件稀奇的玩具,于是带上一个徒弟,带着自己闲来无事做的两个小玩具,准备送给小公爷,毕竟能去一趟公爵府,自己还是感到十分荣幸的。
金大成见到胡思远的时候,胡思远整捏着一支铅笔,拎着一把尺子,站在椅子上,伏在一张桌子上,不知道在画什么。
金大成在胡安的陪同下站在房间门口,看着那个小娃娃,认真的在一张绘制地图的大纸上画着什么,也不忍心打扰,实在是因为胡思远现在的小样子实在是惹人喜爱。
“小公爷,金大成金师傅到了,他是京城最好的木匠了,什么样的木工活都能做。”等了一会儿之后,胡安忍不住开口了。
胡思远抬起头,对着站在管家胡安身边的金大成笑了笑,跟胡安说道“安伯,我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