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只要士气还在,很多军队都是耐得住苦战的,当然这不包括存在喝兵血吃空饷等丑恶现象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即便是卫所制已经烂到根子时,依旧出现了强如关宁军那样的军队。
宋朝武将被压制,也有岳家军一般的存在。
更何况是在一国军民同仇敌忾,举国抗争侵略的战争中。
萨里思丹人虽然有内斗的传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团结一心,抵御外敌。
反观巴隆帝国的远征军,封建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军队,多数是效忠于自己的领主,塞雷斯亲王手腕高超,对军队的控制力很强。
可是从那些被他征服的国度中,招募的士兵,作战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活命而已。
当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尤其是这种被突袭后造成大量伤亡的时候,士兵的战斗意志,就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松动,他们的士气将跌落谷底。
士气没了,也就别谈什么战斗力了,很多士兵,在士气高昂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十二成甚至更高的战斗力。
可是在士气跌落谷底时,弄不好只能发挥出三成的战斗力,甚至更低。
萨里思丹人的炮火突袭,将在街口附近待命,准备随时支援前面战场的远征军士兵的士气,彻底给粉碎了。
他们本来就是一支偏师,处在整个战场的最边缘,现在萨里思丹人的这个架势,就是要完全将他们吃掉。
伴随行动的两门火炮被击毁,准备扫荡目标院落的一队士兵被打死一小半,前面的友军跟敌人缠在一起,抽不出手帮自己。
后面还没有后续的援军,侥幸逃过一劫的指挥官,立即下令撤退。
于是在街角附近的几百远征军士兵,在听到指挥官从牙缝里挤出的撤退命令后,如奉伦音,都顾不上通知一下前面正在跟敌人玩命的友军,直接滑脚开溜。
萨里思丹人冲到接口,带队的军官也是一愣,这不符合常理啊,敌人怎么也该抵抗一下的呀,怎么这么顺利?
没人能解答他的疑问,但是他也知道,想这么多根本没用,先把眼前的敌人解决掉,才是正理。
街角边院子里的火枪兵们,趴在墙头也发现敌人跑了一部分,纷纷登上房顶,十人一队,向街上正在跟自己人战斗的敌人后队开火。
时不时还有人往人堆里扔个装满炸药的铁壶,带队军官以重装步兵为先锋,端着马枪的骑兵们一股脑冲上来,恨不得把马枪顶到敌人后脑勺上开火。
带队的军官派出了传令兵,向后方传递自己这边得手的好消息,正在跟敌人纠缠的友军,突然发力,将敌人向自己这边赶过来。
重装步兵用手里的武器,狂劈乱砍,打完一枪的骑兵们,将马枪往身后一背,抄起弯刀就加入重装步兵的行列。
七八百远征军步兵,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敌人两面夹击,没多久就被杀了个七零八落。
萨里思丹人已经不需要俘虏了,不论是放弃抵抗的,还是受伤倒地的,全部都被补了一刀。
盔甲等物,也被扒了个干净,这支萨里思丹人的队伍,从发起炮火突袭,到结束战斗,没用上二十分钟,他们甚至有时间将敌人的尸体在街上堆成一队,放了一把火。
等远征军的援军赶来时,看到的只有还在燃烧的尸体堆和一门火炮的残骸,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焦臭味道,萨里思丹人甚至将那门炮车被击毁的二十四磅长炮的炮管都拖走了。
带着两千人赶来支援的杜根恨得牙根直痒痒,他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将临阵脱逃的那个军官一剑枭首之后,仍然愤恨难消,咆哮着发誓,要杀光萨里思丹人。
但是现在眼前没有萨里思丹人让他杀,他也只好带着人去支援其他的队伍。
在损失了这队人马之后,远征军在西面的队伍,变得谨慎起来,他们在攻击方向上派出警戒部队,以防萨里思丹人故技重施。
在接到成功突袭敌人一支队伍的报告后,阿奇多确实打算再干两次,结果没等他组织起人手,就发现敌人已经有所防备,于是果断的放弃了这种想法,转而开始利用火药铁壶,与敌人争夺院落。
远征军这边在吃了几次火药铁壶的亏之后,也开始改变策略,不再与萨里思丹人争夺院落,而是继续用火炮将他们眼前的所有建筑,通通夷为平地。
远征军在托马西和沃伦的指挥下,改变了策略。
他们集中炮火,先将一座院落中的建筑物击毁,然后向另一座院落开炮。
近战步兵和火枪兵,去压制刚刚被击毁的院落废墟,以防萨里思丹人的反击和偷袭。
当火炮击毁新的院落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