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力的公司,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维持公司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考虑它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否有益,而不只看它的眼前利益。
发展必须做大,做大必须做强。因此,必须在稳和快、一元和多元中寻找交接点。这也是一种分配,是发展中的资源分配、战略分配。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蝴蝶破蛹如此,办企业也是如此。
春日里,有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捡起来带回家,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子看着看着,心里急如热锅里的蚂蚁,不忍之下下了决心:我应当助它一臂之力。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一门心思要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未成的蝴蝶过了几分钟后身躯变得浮肿,翅膀慢慢的干瘪下去;它已经没有什么束缚了,苦苦挣扎了半天,终于还是飞不起来,不久就死去了。
水到渠成之前,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许多企业一味的追求速度,试图短时间内长大长快,放弃基本功的磨练,也必像那提前破蛹的蝴蝶一样,欲速则不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雀巢”开始与中国政府谈判黑龙江双城奶制品的生产项目,但将近10年后才开始运转,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则是在90年代末。之所以用了如此长的时间,一方面是前期有个磨合过程,另一方面是因为“雀巢”是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的,据说它要“帮助中国的农场改良奶牛”。“雀巢”咖啡在中国的生产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东莞雀巢公司成立前曾经历了一年半的谈判,而公司开始运行后,并没有“大干快上”,而是从对云南省咖啡种植的“援助计划”做起。此外,“雀巢”水项目,仅考察水源就用了3年,而“雀巢”冰激凌项目,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上,它要“从观念上树立真正中国化的冰激凌”。
今天,当人们看到“雀巢”在中国的咖啡、奶制品市场战绩斐然,水、糖果和冰激凌业务也开始迅猛增长的时候,人们似乎能够理解“雀巢”之“慢”了。这种“慢”是一种有意识的、从容的“慢”,它代表:办企业的长远眼光,做事情的完美主义倾向。它反复用“味道好极了!”来诱惑这个具有悠久茶文化的古国,用“选品质,选雀巢”来为自己的产品质量宣誓。
与在中国相似,“雀巢”在韩国也有10多年没赚到钱,但是现在市场前景却非常乐观。
在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竞争对手撤出俄罗斯市场时,“雀巢”却坚持了下去,并且在随后的18个月内使巧克力、咖啡和冰激凌的市场份额翻番。
如今,“雀巢”公司已经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足迹遍及五大洲。在中国成立了两家合资工厂,1990年秋投产的黑龙江“雀巢”有限公司,1992年初投入运作的广东东莞“雀巢”有限公司。这种稳扎稳打的开拓精神,是雀巢经营的重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