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胭脂,衬得小脸十分秀美。虽然没有城里边那些小姑娘的白净,但却独有那份山野之前的朝气。
赶集的人来去匆匆,见宋冉长得清秀的,好奇这是小媳妇还是小姑娘啊,竟然一个人出来摆摊卖菜。
家里边没有啥急事的大姐,便凑过来想和宋冉唠唠嗑,顺道瞧一眼筐里卖的啥?
这一看,震惊了。
这啥土种出来的菜啊?长得可真好!
“姑娘,你这菜能吃吗?”
宋冉“噗嗤”笑出了声,她以为对方是来问价钱的,结果上来问她菜能不能“大婶您就说笑了,这菜还有假?”
“哎哟,我看着像玉做似的。”大婶表情夸张地说道。
“哈哈哈,我要是把玉当菜价卖,我不得亏得家底儿都没哩。”
“好吃吗?”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大婶也担心万一徒有其表怎么办?
“您尝一口。”宋冉掰了一节白黄瓜给大婶,自己当着她面也咬了一大口。
“嗯!”大婶挂上惊喜的表情,“可真甜!我还没吃过这么甜的白黄瓜,小老板你这是加了蜜吧!给我来两根。”
“哈哈哈,您就说笑了,那山里的蜜,我敢去采?那不叮我满头包?您要不买两根回去?直接吃香甜,拍碎了放点辣子、蒜末拌拌也十分爽口呢。”
宋冉说起做菜有一本子的话,婶子嘴里还没散去刚刚那口瓜的香甜,再听到宋冉这么一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小老板我拿四条白黄瓜,紫瓜(茄子)我也要两个!嫩南瓜也要……”
一旁路过的人听见两人咋呼,便凑过来看买啥好东西。
“哟,这菜长得可真好!”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三三两两的人围过来,带着更多观望的人。
“姑娘你这菜味道怎么样啊?”
“味道可好了,我还没吃过那么水甜的白黄瓜。”正在装菜的大婶,宋冉送给她一把胡荽,婶子立刻被收服作为宣传小喇叭。
“姑娘,我要两根白黄瓜,茄子我捡四根,帮我称一下重,看多少钱。”
“我要两颗嫩南瓜……”
“茭瓜多少钱?我要两个。”
“都是市价,大家一个一个来。”围着的人听到长得这么好的菜也才卖市价,生怕轮到自己就没菜了,直接把菜拿到手里。
宋冉挨着称重。
赶牛车的李三叔在大伙散去前留的是申时一到就走,宋冉还拜托多等她半时辰,结果没想到带来的菜三两下就被买完了。
“小老板,你下轮赶集,你还在这儿卖不?”没有买到的大婶问道。
宋冉仰着笑脸:“来!还是这个时候,还是这个地方!”她估摸着今儿看到拳头大小的果实,过个两三四天应该又有收一茬。
宋冉拿着空空的菜筐,到卖牲畜的地方。
天气热,小鸡、小鸭也没了活力。
卖鸡、鸭的几位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宋冉。
但是宋冉看着没有活力的鸡仔、鸭仔有点担心。
“妹子,我家的都没问题,就是天太热了,没活力,你拿回去放阴凉处,喂点水保证明天就活过来了。”
个个能说会道,宋冉最后在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手里买下两对鸡仔,三对鸭子。
宋冉坐上了回家的牛车,几个婶子看着两筐卖空的菜筐,“噢哟,全卖光了?”
“那菜长得那么好,咋可能卖不掉。”
“准备养鸡鸭呀?要是准备买糠找婶子啊。”
这个时候的阳光很晒,宋冉把南瓜叶放在筐子里,为小鸡仔、鸭仔遮遮阳光。
离家还有二里地的距离,宋冉看到了弯着腰的古阿婆。
庭言大哥已经有三月没给阿婆捎信了,阿婆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往城里驿站盼着。坐牛车需要花钱,为了节省这个钱她这来回的路她清早去,下午归。
牛车缓缓经过古阿婆的身旁,车上的婶子开口:“古嬢嬢,你穿金戴银的,不晓得你孙子给你挣了好多军工。等他回来在城里面肯定当大官,你以后就在城里面享福。”
古阿婆笑得开心,腰也挺得直直的,说以后孙子回来了摆宴,请大家一定要来。
宋冉下了牛车陪古阿婆一道走,等牛车走远了,古阿婆像泄了气,继续佝偻着背。
宋冉不问也知道,今天也没有回音。
“你都花了坐牛车的这个钱,干嘛还要走这二里路。”
“也没多远,就想走走,你瞧我这买的鸡仔,蔫了吧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晚。”宋冉故意引出话题。
古阿婆揭开上面的叶子,“看着是不太好,多半是太阳晒的,你回家喂点水,明儿早上就精神了。”
“就是我这鸡养得太晚了,过年喝不上鸡汤了。”宋荔惋惜地说道,她是吃不上杀猪汤,要是过年能喝上一碗冒着黄油的热鸡汤也不错。
古阿婆盘算着日子说道:“来年开春估计得下蛋了。”
“我看里面有公的、母的啊?”
“对,以后自己孵蛋。”
古阿婆露出笑脸:“好,荔儿的病好了,这日子啊,也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