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拿两袋糠。”
夏天的夜晚,村里极少点灯。外边看过去,一片黑咕隆咚的。但这个时间点,兴许出去唠嗑子。
“来了!”门内传来回应,随后门缓缓打开,露出李昆三儿媳妇周青红的笑脸。
“青红嫂嫂。”
“冉妹子,往里进吧,我爹和我说过,给你留着呢。”
李昆三个儿子还没有分家,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他精心饲养的牛。
每当春耕来临,他这些牛都得金宝贝儿,每家每户都得排着队借。
毕竟一头耕牛抵得上三个男子。
农忙过后,李昆便给牛套上木板作牛车用,每次也有三四十文收入。
宋荔在前院就闻到一股味道,进了后院味道更重。
牛棚里面有三头大牛,两头小牛犊。
“乖乖,这一天得吃多少东西!”宋冉惊呼道。
宋荔看了这几头牛,她算是明白,这段时间为啥玉萼就不和她们玩了,看样子不是在割草就是去割草的路上。
“玉萼。”宋荔招呼道。
正在和自己哥哥捆草的玉萼抬起头,开心地扬了扬手,“宋荔你是来找我玩的吗?”
“你可不准偷懒。”玉萼一旁的堂兄说道。
玉萼有个亲哥哥九岁,有个亲弟弟三岁。三个堂兄,最大的有十一岁。两个堂姐,都比玉萼大一岁多。
再加上堂弟、堂妹,他们家孩子有十一个。
在他们这个家,孩子七岁就得干活。先从轻松一点地开始,比如割草、晒草、捆草做起。孩子再大一点,就得下地干活了。
玉萼上个月过的七岁生日,那只鸭腿仿佛是宣告她童年的结束。
孩子多了,谁都怕对方少干活。几个孩子互相监督着对方,要是谁偷懒,他们就打小报告。
玉萼高兴的眸子,一下子就被堂兄熄灭,她转过去瞪了一眼。
别让我抓到你的小辫子。
“要几袋?”周青红一边忙碌地搬运糠,一边问道。
宋冉回道:“两袋就够了。”
这一袋糠,从城里边拉回来,她们要多收两文一袋,所以卖得越多越好。周清红问道:“你家养了多少鸡鸭?”
“拢共算下来有十六只。”
“那不够,这一袋最多吃一个月,等养大了一个月一袋都不够吃。你可不知道那鸭子大了点,一天要吃两大盆。”
宋冉道:“够啦,够啦,再多,我拉不回去。”
最后,本来拉两袋的小推车装上了四袋。
“三十二文一袋。”周清红笑着说道。
“行,嫂子你数数一百二十八文。”
“诶诶,好好。”
毕竟要上交给公公的钱,周清红连着数了两道。耽误的时间有点儿久,她才不好意思地说:“数对了!冉妹子,我给你搭把手,院门有道门槛。”
宋冉推着小独轮车走在道上,宋荔拉着阿姐的衣角跟在一旁。
“阿姐,明天是不是还有最后一箩筐菌子?”
“对呢,得抓紧时间再发几筐,我今儿白天和古阿婆说了,让她有时间再帮我编两个。”
“再发十筐!”
“哈哈哈,小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