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梨花村来了四五辆马车,停在宋家门口,然后堆着一小山堆的箩筐离开。
“这?来拉卤味的?”
“咋那么多!”
“别说了!李满彭那孙子在那儿!”
……
傍晚,拉卤肉的驴车来了。
宋冉早已等候多时,她熟练地将新鲜的卤肉装进杠子里,叮嘱道:“记得泡在里面,明天装盘的时候再捞出来。”
等人走后,她便把院门锁上,回到屋里,将手中的银子一一摆在床上。
再把柜子挪开,将钱罐子里的钱也倒出来。
“小乖,你帮我把铜板和碎银子分开,铜板二十个就用草绳子串一串。”
两人一起忙碌起来,开始清点着钱财。
整银锭子共一百二十五两,碎银一称有十一两,铜钱共四百六十枚。
看着这些钱财,宋冉抱起宋荔亲了又亲。
有这些钱,把地种好,养点牲畜。
她们两姐妹,可以一辈子都不用为这银子发愁了。
“我得把这些钱分成几份,藏在家中不同的地方。到时候,外边的罐子就放碎银子和铜板。”
“小乖,这可是咱家的大秘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晓得吧?”
宋荔点头。
“那阿姐,还要进山找柴吗?”
火洞子费柴火,这每日卤肉也费柴火。
再加上,连着几月村子不让进山,家中柴火告急。
“进,到时候,我和一同进山的人说说,以后就从他们那儿买柴。”
快入冬了,村长考虑到大家的安全,便提议结伴进山,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到时候进山砍柴。
秋日的阳光柔和而温暖,穿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蜿蜒的山路上。
一行人背着沉甸甸的柴刀,踏着秋色,缓缓向深山进发。
山间的树木已经换上了金黄和深红的秋装,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伴随着偶尔传来的鸟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和树叶腐烂的气息,这是秋天独有的味道。
随着每一次的刀起刀落,树干应声而断,发出清脆的响声。
把树枝捆绑在独轮车上,一车满,便“吱呀吱呀”地摇晃下山。
宋家人手不够,便牵来小毛驴,每天装上一车,也够烧完一阵子了。
干到中午,大伙纷纷拿起自带的干粮。
宋冉招呼道:“各位婶子、叔!我家最近卖卤货比较多,以后估计还会在各位手里买柴火呢。”
“哎哟,以后柴火钱要算在卤肉里面吗?”
“宏路,你买得起几斤肉啊,担心这个哩?”
“哈哈哈。”
大家有说有笑,吃着自家的干粮,配上宋冉给的几片卤肉,一顿简单的午饭便结束了。
“大家,往前走走了啊!”虽然梨花村不靠山吃饭,但也知道不能逮着一片薅的道理。
人们赶路便开始闲聊:
“你们听说最近棉花又涨了吗?要制冬衣的记得要早点去准备起来了!估计今年的雪会提前来。”
“这变天了,也不知道我儿在那边会不会受冻。”
此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变得沉默起来。算起来,他们已经快四个月没有收到来信了。
一个村的,最开始出去基本在一个兵营,大家寄回来的信便写在一封上。
时间久了,回来的信越来越多,到后面又越来越少。
“你们瞧!那树上是不是有一个人。”
“是块布吧……”
一阵风吹过林子,那块布掉了下来,发出实响。
众人纷纷停下脚步,脸上浮现出惊恐。
两个男子拿着柴刀,大着胆子朝那地儿走去。
“是……李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