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康的儿子,由林大人出面将自己的儿子认祖归宗,替陛下管着岂不是好?”
柴源点头称赞道:“爱卿之意甚好,这父为子纲,做儿子的哪有不听老子话的道理,朕这便下道旨意,赏林永康一个儿子入太学读书的名额。”说到这里,又呵呵笑道:“这个林永康,是朕的肱骨之臣,可却连认儿子,都要朕来操心,真是糊涂,朕定要好好骂他一回!
大周吏部尚书林永康,用后人的眼光看,哪典型是一个陈世美,此人自小家境贫寒,在母亲的含辛茹苦的教养下,终于学有所成,考中了秀才。后来又娶了邻村小地主女儿周慧芳为妻,婚后三年,夫妻感情甚好,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但是作为读书人最大的梦想便是求取功名,做官为仕,一朝改变自己的命运。林永康自然也不例外,为此他一心攻读,刻苦钻研,终于在京城的科举考试中,夺得头名状元。可是人一旦富贵了之后,心立刻便变了,当朝宰相看他人物风流,又是一个读书人,以大好前程一拉拢,他很快便有同僚的劝说下,停妻再娶。这二十年来,与相府千金夫唱妇随,倒也愉快。婚后二人育有二子三女,长子性格粗野,读书不甚聪明,整日吊儿朗当,是他的心腹之患。二子倒是长得十分像他,读书也上进,年纪轻轻方才一十六岁,便中了秀才,很让他自豪。此外三个女儿,也都聪明伶俐,只是迟早要嫁人的,他倒也不放在心上。至于家乡的那个嫡长子,他早已忘怀了。
这日,林永康下了早朝,正与夫人坐在花园里闲话,讨论着大儿子的婚事,就见一名家仆跑进来报道:“老爷,老爷!宫里的胡公公前来宣旨了,您快些去接吧!”
林永康闻讯惊讶道:“宫里的太监们一般不上我的门,今日前来宣旨却是为了何事?”不敢怠慢,忙命人在花厅摆上香案,自己则穿上官袍,走到花厅之中,恭恭敬敬的跪倒听旨。
胡公公展开圣旨,大声念诵道:“奉天承运,皇旁诏曰:吏部尚书林永康献破除弥勒教妖法有功,特加封少保之职,并许其恩荫嫡长子入太学读书,钦此!”
哇!这道圣旨真是太及时了,既升了自己的官,还给了自己嫡长子一个入太学读书的机会。哪些太学生的身份,相当于秀才的功名,只要进去读上几天书,便能以秀才的身份,外放地方做个七品的小官,以咱吏部尚书父亲的身份,还愁自己不成器的大儿子,将来当不上个二三品的大官?他的婚事也好解决了!定能娶处名门贵小姐,林永康接过了圣旨,欢欢喜喜的站起身来。命人取过一锭五十两的大金锭,悄悄递在了胡公公的袖子里。
胡公公接过了金子,脸上笑得好像一朵花相似,拱手笑道:“林大人真是太客气了!以后,您的嫡长子恩荫做了大官,咱家还得巴结着你们父子呢?”
林永康笑道:“多谢胡公公美言,我朝只有忠烈之后,并有大功劳的人,才有资格恩荫子弟为太学生呢?这回皇上竟破格赏了我这一个机会,真是叫我这个做臣下的慌恐啊!”
胡公公笑道:“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了,先回宫去了!哪道圣旨你好好看上一看,还有……”说到这里,自怀里又顺出一封信来,递在了他的手中,郑重地说道:“这是一封当今陛下给你的密信,他叫你好好看看,明早,给他一个回话。告辞了!”说罢,带着人径直出府门回宫去了。
胡公公刚一走,林府内便是一片欢腾,老老小小,从上到下,人人脸上喜气洋洋。林府的大公子,那个读书不成的大儿子,竟居然恩荫要做太学生了,以后他便也可以做官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夫人喜笑颜开,马上命人摆下酒宴,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庆贺,又亲自走来与他共同观赏皇上的圣旨。
林永康呵呵笑道:“夫人要看,那便看好了!“说着,把圣旨自怀中取了出来,在香案上展开,夫妻两个一起凑头来看。才看了一眼,两人脸上的神情便都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