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还是他第一次碰到主修混世功法的修仙者,更何况还是一位第五境大能,他顿时兴奋了起来,膝行到咎不净的面前,以最庄重的跪坐之姿,双手撑地,深深地鞠了一礼,坐正身体后,才开口问道:“前辈,这混世功法是真的修不出法力吗?真的不能离体吗……”
虽然礼数周全,可问题却是问得杂乱无章,显然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他很久了。
这回是咎不净静静地看着悟空,等着他发泄完心中这些,从入修界那一刻起就郁结在他心中的问题,虽然悟空曾经明过心志,可不是真的不在意,而是将这些尘封了起来,藏在本心之境的最深处。
“为什么要修仙?”等悟空发泄完了,心境稍复之后,咎不净问道。
这个问题最初不戒大师也曾问过悟空,不过现在他的答案与那时不同了,也许是因为最初的目标已经达成了的原因,所以他斟酌了一番后回答道:“是为了追寻大道,掌握自己的命运。”
“大道又是什么?”
也许咎不净与不戒大师的出发点相同,只要悟空有答案就行,并不会在这一点上与他争论,只是顺着他的话接着问道。
“大道若水,动则响于九天之上,暴雨洪流,万物不避;静则藏于十地之下,平湖静潭,万物不惊。尊天道,体天心,解天意,但修天地入本心,动静有法大道成。”悟空想了想,觉得没有比不戒大师的这段话更贴切的比喻了,所以照搬了过来。
咎不净面色微动,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师傅不错!”
虽然是夸自家师傅,可悟空心理却有那么一丝不舒服,要是云这样说还行,你只是个连大道的影子都没见到的大能,用这种口气说话合适吗?
咎不净没有理会悟空的想法,只是自顾自地接着说道:“无论是天道还是大道,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衡’!佛宗说众生平等;道教说万法自然;儒家说中正平和;墨门说兼爱天志;虽用词不同,但说穿了就是一个衡字。”
悟空知道他要同不戒大师一样,开始点化自己了,便正襟危坐,认真地听了起来,同时调出系统进行记录,生恐错过一个字!
“修仙者要想得证大道,关键也在这个衡字上,所以才会有混世功法,几乎一统修界的盛事。可惜呀可惜!后人不解前人之用心,虽入仙途,却仍存凡心,以杀伐手段论成败,视境界高低论英雄。却不知,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只要修得此身为山,则自成巍峨,修得此身是水,则自成深远;又何必在意成败与否、高低如何呢!”
说到这里,咎不净扭过头来看了看悟空摆在身边的如意斩,话锋又一转,问他道:“你知道为什么剑才是王者之兵吗?”
悟空摇了摇头。
“剑尖为锋,力从脊来,从锷为伴,阴阳相随。”咎不净拿起自己的剑,有如抚摸情人一般,在剑刃上来回地轻抚着,嘴里轻声地呤唱道。
剑身前端称“锋“,剑体中线凸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从外的刃称“锷“。这段话的意思悟空当然明白,也知道剑比刀更重变化,只是不知这和大道又有什么关系。
“刀重杀伐,不生则死,固然是气盖云天,可你知道,刀是掌握在持剑之人的手中吗?持剑者合纵连横、运筹帷幄,匕现之时,才是刀的舞台,作用当然是一往无前,斩尽敌酋。就如这水,平地之时,缓缓而行,状若无力,可到得险峻之处,却是势如奔雷,可这奔雷之势又是从何处来的?”
“儒家六技,都知道其种一个是剑,可现在有几个学全了剑的精髓?古称剑术为剑舞,看起来华而不实,克敌之法只是其中的寥寥几式;后人便自认高明,自谓去芜存精,只学杀伐之式,却发现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厉害,便言古人不是;却不知被他们所去的‘芜’正是伏笔,是在凝势,为了就是‘精’出功成。”
听到这段话时,悟空不由得想起了水行之力与符箓之文,在自己体内争斗之事,渐渐生出感悟。
“如今的人族四大道统也是一样,自认找到了大道之途的捷径,殊不知,只是在借天道之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像是族群之中,有人总是偷懒,却与平日里辛勤劳作的人同样待遇,有的甚至待遇更好;日子久了,当然没人肯再吃苦,都去学那偷懒耍滑之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