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节 外包的难度
香港岛,香港造船厂。
海风吹拂着圣女湾的海岸线,海岸线上一字排开的沙滩船台和简易龙门吊看上去威风凛凛。几艘已经初具规模的和谐轮矗立在船台上,巨大的船肋如同一排一排树苗一样的指向天空。脚手架上攀爬着许多工人,正在敲敲打打的安装材料。
六条和谐轮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工人们正在安装肋材――龙骨和肋材全部来自马袅钢铁联合体。尽管为了节约工时船用龙骨用得还不是钢材而是锻铁。
在距离船台不远的地方,有一片简陋的竹棚子。这里是船厂的临时办公室。为了及时完成和谐轮,施建涛把所有的用工指标和物资全部投到厂区建设上了,办公室这种“非急需”的基建全部压缩。
“你这样品不合格。”施建涛叹了口气,把卷尺和量角器放了下来。他看了看棚子里一边的木架,上面堆放着最近一批各土著造船厂送来检测的洋品。又叹了一口气。
眼前的工作台上放得是一片和谐轮的肋板。它有一个按照最新实施的标准代码体系编制的标准代码:用途是和谐轮h800标准型左舯部的一块外壳板,材质是杉木。
从1631年元月开始,香山的船厂一边搞建设一边生产。在企划院的任务正式下达前,施建涛的香港造船厂已经初步完成了1条800型和谐轮。
这艘船是属于实验性的,用来检验他的想法是否合格。当时的结果颇为鼓舞人心,从开始制造第一个标准件,到全船完工下水,整个工期只用了不到50天。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配件还是临高的木器加工厂生产之后再运到香港的。
当时香港已经在建设一座新得木材加工厂了,施建涛的如意算盘是:只要等这家厂一完工,就可以就近利用广东丰富的木材资源――从珠江上直接放排到香港。
正式基于这样的考虑,施建涛才会如此有胆有识的拍胸脯接下了企划院的订单――当然,博铺造船厂在901工程上显示出来的速度坚定了他的信念。901工程的原型是号称三个月即可投入战斗的。博铺造船厂即缺少足够熟练的人手又没有建造这种船的经验,但是在机械化生产和现代管理学的帮助下,901工程的首舰大致在90天内也完成了下水。当然舾装又花了一段时间。
按照施建涛的想法,除了龙骨、肋材和一部分需要较高加工精度的部件由临高制造之外,其他材料全部由香港造船厂和珠三角的土著作坊外包生产。
眼下肋材的安装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香港的木材加工厂顺利的投入了生产,在广东采购木材、亚麻、布匹、石灰、桐油、麻丝之类的造船材料在广州站的协助下也进行顺利。通过广州站,还从珠三角地区招募到了一批造船工匠和木匠,边培训边工作。
怎么看,和谐轮计划也属于进展顺利的感觉。但是施建涛的汗珠子在脑门上却一点一点的多了起来。
从上个月的第一批外包产品的样品交货检验开始,他的脑门上就开始出现汗珠了。
通过广州站招揽来得造船作坊的掌柜们对外包造船配件这件事很踊跃――谁不想和澳洲人搭上关系做买卖!别得不说,光他们兵围广州,火烧五羊驿的这份实力,大伙就都想巴结。更何况澳洲人在商场上向来以说一不二的“诚实可靠小郎君”著称。
现在能够给他们的造得船备料,这简直具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澳洲人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船只的名声是早就传了出去的,大家都想从中学个一鳞半爪。而且自从有风声说朝廷即将下达***澳门贸易的旨意,到珠三角一带造船的人愈发少了,许多船厂已经几个月没有买卖开张了。如今澳洲人要造船,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施建涛把外包的各种船材的配件样品、具体尺寸交给来外包的船厂。为至于图纸他是不给得――倒不是为了技术保密,而是船厂的工匠里没人能识图,很多人连字都不识。
但是,外包船材的工作却很进行得很不顺利,第一批发包的配件在按时送回检验的时候,立刻就出现了尺寸不符的问题。
制造木船的船材配件,对公差的要求相对宽松,也不需要太精密的加工,但是这一批发包的件,不但曲率完全对不上号,公差更是大到无法接受的地步。甚至每家作坊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